快递包装的绿色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果
时间:
2022-10-15
来源:
作者: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张朔)14日上午,国家邮政局召开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管爱光介绍,经过全系统、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全行业绿色发展意识逐步增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关爱光表示,今年以来,国家邮政局加快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和循环化,大力实施 "9917 "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完善监管、标准和政策体系。2021年3月,国家邮政局推动出台《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后,相继出台了《邮件快件包装作业规范备案管理规定(试行)》、《邮政业生态环境保护信息报告规定(试行)》两个规范性文件,并发布了《限制邮件快件过度包装要求》、《农产品配送服务与环保包装要求》等行业标准。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可回收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与国家发改委合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的通知》,由国办印发。截至2022年9月底,已出台符合绿色理念的快递包装相关法律2部、行政法规1部、规章2部、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政策文件15项。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继续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邮政业污染防治的属地责任。目前,已出台100多项针对邮政快递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性政策。
二是大力实施 "9917 "工程。2022年,国家邮政局党组提出实施绿色发展的 "9917 "工程,这是邮政快递业贴近民生的七件实事之一。明确到年底,采购和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达到90%,包装标准化作业比例达到90%,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盒)数量达到1000万个,循环使用的瓦楞纸箱数量达到7亿个。年初,对 "9917 "工程任务进行了落实和细化,要求全系统、全行业注重系统推进,强化责任,全面推动落实;各省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落实目标任务,加强工作指导,推动责任落实;各企业总部要强化对标意识,主动作为,加强内部控制,强化检查考核。稳步提升快递包装 "三化 "水平,有效推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塑料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的有关部署。按月调度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个省(市)局的治理进度。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快递企业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比例有所下降;不可降解塑料胶带消耗量逐月下降,可回收快递包装的比例逐步提高。2021年4月,国家邮政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快递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通过治理,全行业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包装和依法依规进行包装作业的 "两个意识 "得到强化,采购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作业的 "两个比例 "得到提高,逐步形成了协同治理、人人有责的共享氛围和绿色用邮、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快递包装外观上,过度缠绕 "粽子 "胶带、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大箱小箱、层层塑料袋等现象明显减少。
四是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国家邮政局连续三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3家寄递企业总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采购和使用绿色包装、按规范进行包装作业、工业塑料污染治理等14个工作项目设定评价指标,并不断加大评价力度。二是坚持信息报送和定期通报,编制印发年度信息报送要点,强化责任落实和推进工作。三是实施邮政用品用具监管模式改革,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实行 "双目录 "管理,定期组织质量监督抽查,加强快递包装的源头控制。四是加大 "双随机、一公开 "执法力度,将未书面告知协议用户包装要求、过度包装、未制定包装操作规范、未对员工进行包装操作培训等违法行为列为执法重点,强化企业责任落实。
五是积极推进协同治理。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开展试点政策解读,指导企业编制试点方案,组织专家指导和方案评审,研究确定试点企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截至2022年9月底,已有95家企业获得116张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证书。会同生态环境部,积极参与 "十四五 "期间 "无废城市 "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部门的合作机制。继续开展工业生态环保产品、技术和模式的公开征集活动。鼓励快递企业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在网购下单过程中嵌入可回收包装选项、用户体验等界面,提升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我们将继续推动绿色快递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活动。我们将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合作,组织 "绿色快递进机关 "活动,倡导快递的绿色使用和绿色快递。
关爱光提到,在全系统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行业绿色发展意识逐步增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快递包装 "三化 "建设稳步提升,"9917 "工程进展顺利。截至9月底,全行业90%的企业采购和使用了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包装操作规范。978万个可回收快递箱(盒)已投入使用,12.2万个回收设备已部署在邮政快递业务招商引资网点,6.4亿个瓦楞纸箱已被回收。但是,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快递包装的绿色治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系统性、协同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覆盖全链条的法律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二是联合治理的局面尚未形成,三是信息化监管手段相对落后,需要长期努力,持续推进。